疫期小记 3

以自己的角度写的疫情记录。

2月23日,在庞大的消息流中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第一反应和很多人一样,大概是松了口气,传染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封城是否封得住心存疑问。这一天里关于疫情的信息量暴增,豆瓣的动态流几乎看不到每天都存在的书影音分享,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疫情动态,翻回当天的实时播报,发现很多在自己记忆里觉得是几天里看到的信息原来都是当天。

这一天是除夕的前一天,本会是春运的高峰期。武汉封城的公告一出,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斥责,一边指责政府没有早点采取措施以至让疫情蔓延,一边指责身处疫区的人自知处境却四处流动。这时候,开始能感到一点歧视的气息。封城把普通百姓留在了疫区,那里的人们又会怎么样呢?不由得想起几个久未联系过的同学。「封城」这个词语听起来简直像是尘封在上个世纪战争年代的古老词汇,毫无征兆地出现让人感觉有些别扭。很多人们,情绪像是针对着武汉而不是疫情。此时,看到的城内的情况远少于城外的人们的讨伐,各种骂声充斥在冰冷的网络上。好在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担心着城内人的安危。偶然看到了「培养皿」这个比喻,没有细看整条消息,仅这一个词足以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了。病房里拥挤不堪,大街上冷冷清清,这竟然是2020年的魔幻现实。

当天下午某频道里发布了这样一个匿名投票:

1
2
3
4
武汉人想逃出来,外地人谴责逃出来的人,这真是一个道德困境。你怎么看?
- 待在武汉别出来,别给其他地方带来风险
- 能出来就出来吧,逃离重灾区
- 沉默

看到这个投票的时候,愣了很久,选了沉默。截至今日,我重新翻看这个投票,一共116人参与,40%选择了沉默,34%选择了第一个选项,也有26%的人选择了第二个选项。那些武汉人怎么样了呢,那些湖北人怎么样了呢,那些各地的患者怎么样了呢?「武汉」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被遗弃的标签,直到今天,我仍然能在频道里看到某些针对湖北人的「迫害」记录,真实性我无法验证,但存在性却几乎不需要去怀疑。人们鼓吹的性本善在这里瞬间崩塌。为了求生而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举动直接超越影视的虚构。一边是城里人想出来,一边是外地人想围堵,两边都是为了求生,集体主义的光环让外地人占据了优势,一时间人们开始大肆公开歧视来自武汉的人们。无论是官方的禁令还是那些看起来很搞笑的自制标语,都相当冰冷,很难想象那几天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们是怎样的心情。直至几天后才陆续看到接纳那些被迫流离的人们的消息,但也许伴随着民间口口相传的「武汉肺炎」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好转怕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一天里同时充斥消息流的还有武汉各个医院的物资告急,全国各地陆续公布的定点医院,同时开始限制各类文娱活动,新春电影撤档,疫情成为每段谈话里的主题,网络上的各种真假难别的消息更是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口罩开始了新的一轮抢购风波,这次还有消毒水,酒精等等。外地人疯抢口罩,疫区里物资为空。寥寥无人的街道上带着防疫口罩缓慢行走的行人,摩肩接踵的医院里自制简陋防护连班倒的医护人员,我仍对大家疯狂抢购口罩的举动颇为怀疑,不解,但开始有些动摇,我终日在家,父母却需要外出,不免还是有些担心。

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起这几天内来自武汉的快递是否也是病毒的传播者,正好当天就收到了一个前几天从武汉寄出的快递包裹。其实,自己也带着这样的歧视了呢。虽然不相信时隔几天物流周转的快递上会带有病毒,只是平常一样简单地拆开包裹,后来也看到了邮政二次消毒的通告,仍多少有些担心,今天看到有报道称门把手上也检查病毒倒有些心有余悸,但对于那个报道也存有几分怀疑。

这一天,泉州开始有了确诊病例,于是疫情开始成为家里人的共同话题。全国各地的人们以这样的氛围迎来了一个沉重的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