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相关-无血腥的哀伤

1
2
3
4
书名:瑞典馆之谜
作者:【日】有栖川有栖
译者:王延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瑞典馆之谜》时有栖川有栖国名系列的第二本作品,读及这本书纯属误打误撞。原只是想找本短篇集,以为和该系列的第一册《俄罗斯红茶之谜》一样时短篇,顺手借来一阅,却意外地发现时一部长篇。

和其它我所读过的推理长篇不同,本书开篇并无特别浓烈的火药味,我们常常在推理作品一开篇就能感受到其中暗示着凶杀案即将发生的强烈的人物矛盾冲突,而这个故事却反其道而行之,人物关系看起来极为融洽,那种人人皆有嫌疑,处处可寻动机的情况并不存在。

现场只留下三串脚印,颇有雪地密室的意味,故事并不咄咄逼人,很大一部分篇幅都在纠缠于这好似「雪地密室」的脚印之谜,虽然不显冗余,但读起来还是略觉拖沓。直至作为侦探的火村出场,故事才开始紧凑了起来。故事的凶手和动机并不出人意料,诡计颇为冒险,从而某种程度上来说略显牵强,但确实是一个很巧妙的想法,大有瞒天过海的可能。而对于构成整个谜团的小谜面:巧克力污点,烟囱断折,枕头套消失倒是解释得让人心服口服。

故事里让我在意的另一个地方大概时火村对于这桩犯罪的态度,或者说以有栖川有栖的角度所讲述的火村的态度「我也曾有过杀人的念头」。倒是很期待火村这个侦探角色的后续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推理作家在自己的推理作品中以侦探之口说出这样一句像是以一个企图犯罪的人所说出的话,却又觉得不无道理,尤其是对于火村的剖析:

对于罪犯——特别是对于杀人犯——火村一方面表示出强烈的憎恨,另一方面却又抱着难以舍弃的同胞情意。

看一则则案例,读一个个故事的时候,我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甚至有时候会为凶手惋惜不已。杀人者是否皆怀恶意?

如果心爱的人犯罪,你会保护她吗?无论是推理小说还是真实案例,这都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读东野圭吾的《嫌疑人 X 的献身》时,现在再思考这个问题,似乎仍然无法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也许会吧。也许有些时候,感情确实会是逻辑和理智的桎梏吧。

这个故事并没有激烈的矛盾,没有血腥的气息,似乎略显平淡,却仍然让人回味。不紧不慢的节奏甚至都没让人感觉所有的故事其实仅仅发生于一天之内。也许就像故事发生的背景,一片远离人世的雪域,从故事开始到故事结束,就只是散发着淡淡的悲伤。是非善恶,就像雪域里大雪纷飞时的瑞典馆,终是有些模糊不清。只是,沉睡于五色沼的那个孩子一定不愿意看到这抹哀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