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相关-感受足矣
1 | 书名: 安野光雅的绘画人生 |
第一次读安野光雅的书是在今年暑假,在小城图书馆上多次留意到那本书,因为书名很有趣《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 那是一本记录画家生活的随笔集,附有许多可爱的小插画。因此突然收到本书很是惊喜,巧的是,拿到的书的日子还正好是5月20号这个数字有点特别的日期。书的封面似乎是特殊的纸质,手感很好,去掉封套后是极简的黑色,颇为满足。书中谈到的范围很广,从看画,到解读画作,画家生平,不同画派的欣赏,到给喜欢画画的人的简易。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平常接触画的时间并不多,对美术史的了解也是少得可怜,斗胆谈谈自己的感受。
安野光雅在书中说日本的教育过于重视电脑培训之类的技能教育,对美的教育却不够上心。译者也在序文里提到:
大概是因为,技能可以直接用于找工作,而对于美的感知,却很难火速变现。
似乎是从初中起,美术课几乎就成为了我们争相完成作业的时刻,写下这行字的时候,费了好长时间才想起来高中美术课还是存在的。依稀记得老师曾在课上播放《故宫100》和讲述画家伦勃朗的纪录片。尔大部分人当然也包括自己也曾经漫不经心地听着纪录片赶着作业,借用安野光雅在《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中的一句话来说便是:
在这漫画般夸张的升学热潮前,再多的道理也苍白无力。
欣赏画作的耐心在以一直试卷定输赢的升学考试前消磨殆尽。
到大城市时,惊讶于几乎遍地的小画廊、博物馆,数量之多,似乎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有展览在展出,只取决于你感不感兴趣,而不取决于是否有展览,似乎儿时的好奇心也被唤醒了起来。回忆起小时候,最早的艺术启蒙其实应该不是画而应该是石雕。在当时,小城并没有多少美术馆,而老家以石雕闻名,当地不少人以此为生,倒是很遗憾没有机会接触过这门手艺呢。幼年时每次坐班车回老家,都能透过窗子看到沿途堆放着石材和完工的石雕像,以佛像,观音像居多,也有关公,石狮,大都有一人多高,大概因为体积的缘故,大多数都摆在路边,隔不多远就又能看到。也许从那时起,就无意识地喜欢上了与此相关的事物了吧。在读书的地方喜欢一个人去逛各种各样的画展。会听到身边人调侃着说因为看不懂而不会去画展。怎么样才能算是看懂呢?安野光雅说:
只要不是画家本人,就不知道作者是怀着什么心情来作画的。
我以为感受就够了。尤其喜欢一个人在安静的展厅看画。书里说:
画和文字是人们沉思默想时的「谈话对象」。
绘画,是画本身和看画的人共同完成的艺术。
大概就是这种感受吧。我以为,感受的过程本身就很美好。当然,如果更了解背后的故事或者甚至是专业的技法,也许会有更不一样的感受。
书里的第4章标题是《让画回归淳朴》,谈及稚拙画派。巧的是前不久刚读完原田舞叶以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画布下的乐园》,第一次认识到亨利·卢梭,也第一次看他的画作,伴随着书里的美术史介绍去查找画作,看到画作的第一反应是很特别。卢梭处于兴趣三十岁才开始作画,安野光雅这样评价道:
他这一生虽然与金钱无缘,但是能够完成这么美好的作品,就算是被人说是业余的笨蛋,我想也是足够幸福了吧。
我以为因兴趣而去完成某件事是再幸福不过的事。安野光雅也说:
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来生活,人生就很完满。
人们普遍用文理科来给人分类。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实际上并不能以简单的标准来分类。比如说用「理科系」「文科系」来分类的话,就觉得不太对了。总之按这种标准分类,并不是说一个人从理科大学毕业就一定能有科学的思想,反之亦然。
人们总是带着文理科的偏见来看待彼此,而我以为,这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黑客与画家》中有就有这样一句话:
我发现,黑客新想法的最佳来源,并非那些名字里有“计算机”三个字的领域,而是来自于其他创作领域。与其到“计算理论”寻找创意,你还不如在绘画中寻找创意。
感受足矣,即使看着像是不务正业。